老年慢性便秘定义与患病率

便秘是一种跨年龄段常见症状,公认定义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一般人群患病率约 20%-30%,且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社区老年人群患病率达 50%,养老院老年人群更是高达 70%。正确认识老年便秘的相关问题,对疾病治疗与管理至关重要。

老年便秘

老年慢性便秘的类型

老年慢性便秘成因复杂,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便秘由结直肠及肛门功能性疾病引起,继发性便秘则源于器质性疾病或药物因素,具体分类如下:

慢性功能性便秘

为老年人最常见类型,依据肠道动力及直肠肛门功能特点分为 4 亚型:

慢传输型:结肠动力减退,表现为排便次数少、粪便干硬、排便费力.

排便障碍型(既往称出口梗阻型):常见排便费力、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部分需手法辅助,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

混合型:同时存在结肠传输延缓与肛门直肠排便障碍。

正常传输型:多见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腹痛、腹部不适与便秘相关,排便后症状缓解,老年人少见。

老年便秘

器质性疾病相关性便秘

指由身体结构异常或疾病直接引起的便秘,常见病因包括肠道疾病、内分泌代谢异常、神经系统疾病、肛门直肠病变及药物副作用等,需针对性治疗原发疾病才能改善症状。

药物相关性便秘

老年人常用的易诱发或加重便秘的药物包括:阿片类镇痛药、三环类抗抑郁药、抗胆碱能药物、抗组胺药、抗震颤麻痹药、神经节阻滞剂、非甾体类抗炎药、含碳酸钙 / 氢氧化铝的抗酸剂、铋剂、铁剂、钙拮抗剂、利尿剂及部分抗菌药物等。

老年便秘

并发症及危害

老年便秘若长期未得到规范处理,可能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危害健康:

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排便费力导致腹压、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

肠道严重病变:粪便滞留形成 “粪石”,可引发肠梗阻、肠壁溃疡,甚至肠穿孔导致粪汁性腹膜炎。

增加结肠癌风险:粪便中致癌物质浓度升高,与结肠黏膜接触时间延长,提升患病风险。

老年便秘

憩室相关疾病:结肠内压增高使肠壁薄弱处膨出形成憩室,粪便淤积诱发憩室炎。

腹壁疝相关问题:腹壁肌肉萎缩伴长期腹压增高,诱发或加重腹壁疝,甚至导致嵌顿疝。

肛门直肠问题:排便屏气导致肛垫充血、静脉回流受阻,诱发或加重痔疮;盆底组织薄弱叠加腹压增高,易引发直肠脱垂。

其他病变:长期便秘或滥用蒽醌类泻药易引发结肠黑变病;肠腔压力增高减少肠黏膜血供,增加缺血性结肠炎风险。

身心与泌尿系统影响:导致坐立不安、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降低生活质量;直肠粪块压迫尿道,引发尿潴留及尿道感染;此外还可能出现大便失禁(假性腹泻)、乙状结肠扭转等情况。

老年便秘

药物治疗

老年慢性便秘的药物治疗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病情选择合适药物,具体如下:

容积性泻药:代表药物有欧车前、麦麸、车前草、甲基纤维素、聚卡波非钙,适用于轻度便秘。用药需补充足量水分,避免肠道梗阻;粪便嵌塞、疑似肠梗阻者慎用;与华法林、地高辛、抗生素等联用时可能影响后者吸收。

渗透性泻药:包括乳果糖、聚乙二醇、硫酸镁等盐类泻药,适用于轻中度便秘。乳果糖作为益生元可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不良反应少,适合合并心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长期服用;盐类泻药过量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如硫酸镁引发高镁血症),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刺激性泻药:含比沙可啶、蓖麻油、蒽醌类中成药(大黄、番泻叶、麻仁丸等),起效快但不良反应明显。长期使用会损害肠肌间神经丛,导致药物依赖、大便失禁,蒽醌类还可能引发结肠黑变病;酚酞因潜在致癌风险已撤市。此类药物仅建议老年患者短期或间断使用。

老年便秘

润滑性药物:包括甘油、液状石蜡、多库酯钠,可口服或制成灌肠剂,适用于年老体弱、排便费力(如合并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者。灌肠剂(10-50ml / 次)对排便障碍型便秘、粪便干结嵌塞效果显著;液状石蜡可能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吞咽困难者口服有吸入性肺炎风险,需避免。

促动力药:常用伊托必利、莫沙必利、普芦卡必利,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腹痛、恶心、头痛。

促分泌药:鲁比前列酮、利那洛肽通过刺激肠液分泌促进排便,目前中国尚未上市。

微生态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蠕动,作为辅助治疗药物。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老年便秘预防与治疗的基础,需长期坚持:

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症状较轻者可尝试停服缓泻剂,规律生活与坚持活动有助于改善症状。

膳食纤维与液体摄入: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需达 30-40g(逐步增加),适量摄入粗粮、蔬菜、水果;每日饮水量保持 1.5-2L,以软化粪便、增加肠内容物体积。心、肾疾病患者需监测液体摄入对病情的影响。

老年便秘

行为疗法:建立每日定时排便习惯(晨起或餐后胃结肠反射期为宜),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干扰,逐步恢复正常排便反射。

适度活动:根据身体状况开展锻炼,重点加强腹肌锻炼;卧床老年人可进行腹式呼吸、腹部按摩,练习提肛肌与排便动作。

总结

老年慢性便秘可能是单纯功能性疾病,也可能由器质性疾病、药物因素或多器官功能紊乱引发。临床处理需先明确病因与类型,根据严重程度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长期用药者需参考循证医学证据制定方案。

如需了解更多详情,可拨打咨询电话:0571-8629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