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患者发病后常伴随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对自身及家属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为帮助患者在家开展康复训练,以下分享 6 个简单有效的运动技巧。
居家康复运动技巧
技巧一:自助被动活动

运动方式:患者保持坐位,将患侧手掌向下放在桌上,在健手辅助下,依次完成手指握紧与张开、手腕前屈与背伸、手肘屈曲与伸直动作,最后双手交叉上抬。
运动量:每日 8 组,每组 5 次。
注意事项:动作需轻柔缓慢,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双手交叉时,患手拇指需置于外侧。
运动作用:预防和改善关节肿胀,恢复关节活动度,为后续康复活动奠定基础。
技巧二:手杖两点步行

运动方式:第一步,健手握住手杖,将手杖向前移动适当距离,同时患腿同步向前迈出与手杖同等距离;第二步,健腿向前迈步。
运动量:每天 2 次,每次 5-10 分钟,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中途可休息。
注意事项:手杖高度需调节至患者股骨大转子位置。
运动作用:矫正患者步态,增强下肢肌肉力量与耐力,降低摔倒风险。
技巧三:拧毛巾

运动方式:患者可选择坐位或站立位,向洗脸盆中倒入 1/3 水量,将毛巾对折后放入水中浸湿,双手分别握住毛巾两端(位于毛巾中心点两侧),双手向相反方向转动拧毛巾。
运动量:每日 2 次,每次 5-10 分钟。
运动作用:增强手指抓握力、手腕及前臂旋转肌肉力量,提升手部灵活性。
技巧四:擦拭桌面

运动方式:患者正坐于桌前,取合适抹布或纸巾,用患侧手按压住;先沿上下、左右方向擦拭桌面,再在桌面上尽量大范围地正向、反向画圆擦拭;待动作熟练后,若患者可站立,可让健手伸直支撑桌面,患手重复上述擦拭动作。
运动量:每个动作 8 次,每天 5 组。
注意事项:无法保持坐位平衡的患者暂不操作;擦拭速度可随熟练度提升逐步加快。
运动作用:增强躯干稳定性与平衡功能,促进肘关节选择性活动,提升肩肘腕关节协调性,扩大肩肘关节活动度。
技巧五:穿脱衣服

运动方式:
患者取床边坐位或轮椅坐位,找到衣领中间位置,将衣服置于两膝之间;
先穿患侧上肢衣袖,用健侧手将患侧衣袖拉至肩膀最上方,再穿健侧衣袖,最后系纽扣、整理衣服;
脱外套时顺序相反,先脱健侧上肢衣袖,再脱患侧衣袖。
运动量:每日 5 组,每组 3 次。
注意事项:优先选择拉链式衣服,方便穿脱。
运动作用: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自理能力。
技巧六:穿袜子

运动方式:
患者保持坐位,双手交叉握住,将偏瘫侧腿抬至健侧膝上;
躯干前倾,偏瘫侧肩膀向前伸展、手肘伸直,用双手或健侧单手的拇指与食指撑开袜口,套在脚上;
另一侧袜子按相同方法穿着。
运动量:每日 3 组,每组 3-5 次。
注意事项:患者初期完成动作可能存在困难,需耐心坚持锻炼。
运动作用:掌握独立穿脱袜子的技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小提示
患者运动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自身可完成的活动开始;
初期患者完成动作可能较困难,家属需给予足够耐心,多关注、鼓励患者;
康复过程中,应逐步减少对患者的帮助,引导其主动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练习;
运动量以患者次日醒来无明显疲劳感为宜。
特别提醒
所有康复运动需在专业康复医师及治疗师指导下进行。
如需了解更多详情,可拨打咨询电话:0571-8629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