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浙二医院康复科基本信息、骨科康复的简介与一体化模式、骨科康复治疗分组、教学与科研成果及门诊信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浙二医院康复科骨科康复的相关情况,希望能够为有需要的病友及家属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浙二医院康复科基本信息

浙二医院康复科

地址:(滨江院区)杭州市滨江区江虹路 1511 号

收费:5000 元 / 月起(参考价格)

咨询电话:0571-86297229

定位:浙大二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 1989 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康复科之一,历经发展已完成传统康复向现代康复转型,成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康复学科,覆盖神经康复、骨关节康复、心肺康复等全康复领域。

骨科康复的简介与一体化模式

骨科与康复的关联:二者相辅相成,围手术期开展康复治疗可显著提升手术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若缺乏康复,易导致骨科术后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步态异常、生活能力下降,甚至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浙二医院康复科

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在骨科与康复科领导支持下,以传统中医骨伤科为基础,融合现代康复技术,形成由周游、宋红云领衔的专业团队(3 名康复医生 + 4 名康复治疗师),覆盖关节、运动医学、创伤、脊柱、骨肿瘤、足踝等骨科亚专科,实现围手术期康复全覆盖,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响应医院 “快速康复外科” 与 “效率医疗” 理念,大幅提升患者满意度。

骨科康复治疗分组

关节外科康复治疗组

核心成果:保障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术后第二天下地行走,为 “48 小时日间髋关节置换术” 快速康复奠定基础;目前正配合骨科推进 “48 小时日间膝关节置换术” 快速康复管理。

典型案例:髋关节置换术后 24 小时内即可下地。

浙二医院康复科

脊柱康复治疗组

适用场景:包括脊柱侧弯矫形术、寰枢椎融合、CLIF、后路截骨矫形、枕颈融合、颈椎后路单开门等复杂术后康复指导,促进患者心肺、运动、二便及神经肌肉功能全面恢复。

额外服务:开展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康复筛查与治疗,定制个性化方案。

技术支撑:提供脊柱围手术期肌肉功能评估及步态分析。

骨肿瘤康复治疗组

介入时机:早期介入股骨大段髋置换、膝关节肿瘤假体置换、半骨盆置换、全椎体置换等复杂骨肿瘤术后。

治疗目标:缓解症状的同时改善患者各项功能,维护生命尊严。

典型案例:股骨大段髋置换术后第 5 天可完成坐起及行走训练。

浙二医院康复科

创伤康复治疗组

核心作用:围手术期给予专业指导,大幅降低术后关节僵硬发生率,减少康复诊疗费用,提升骨科手术效果。

干预特点:骨折术后早期介入康复。

浙二医院康复科

运动康复治疗组

理念:践行 “重返社会、重返运动”,根据运动损伤情况、生物力学特征、组织修复时间制定个性化康复处方。

并发症针对性治疗:

疼痛:采用低频、中频、短波(高频)、温热电脉冲、干扰波、激光等物理因子治疗。

关节僵硬:运用国际先进的 Kaltenborn、Mulligan 关节松动技术,针对肩、肘、膝、踝等部位难治性僵硬,推行无痛康复。

肌肉萎缩:开展神经肌肉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难治性萎缩采用经颅磁刺激。

步态异常 / 运动损伤:通过 Noraxon 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及运动捕捉系统,精准采集行走 / 跑步时空数据,完成运动动作分析。

浙二医院康复科

肌骨评估与治疗:借助肌骨超声评估肌肉骨骼疾病,开展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

教学与科研成果

教学工作

学习机制:骨科康复小组每周开展小组学习,每月进行工作汇报,每季度组织专业领域讨论交流。

创新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主体,设置多层次、多维度课程,包括 TBL 教学查房、CBL 疑难病例讨论、角色互换治疗师课堂、MDT 讨论等,其中 “角色互换讲课” 可拓宽学生思维、提升专业能力,助力其独立开展工作。

浙二医院康复科

科研成果

课题与论文:获浙江省级课题 2 项、市级课题 1 项,参与重大研究项目 1 项;发表 SCI 文章 10 篇、核心期刊文章 20 余篇,参与《骨科术后康复》编译。

创新方向:正研发骨科康复人工智能工作平台。

合作优势:依托浙江大学科研平台,深化与浙二骨科团队合作,持续产出科研成果服务临床。

诊信息

常规康复门诊:周一至周六开放

周游主任专家门诊:

滨江院区:周一上午

解放院区:周三上午

运动康复专科门诊:

滨江院区:周一、周二下午

解放院区:周一至周五

城东院区:周一、周三、周五上午。

如需了解更多详情,可拨打咨询电话:0571-86297229。